药局首页 · 新闻中心 · 视频新闻
少林寺雕塑的艺术价值

 

少林寺内的诸多雕塑艺术是千百年来,历朝历代中的名家、大家及民间的能工巧匠呕心沥血之作,处处体现出佛教文化与禅宗文化的洒脱意境,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,更是千年古刹少林寺的无价艺术瑰宝。

 

少林雕塑的题材内容丰富广泛,佛教人物、故事,或山水花草、鸟兽虫鱼。这些内容记录了自隋唐至今的时代文化,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。其中凡是使用石材的地方,无论是碑、塔、桥、坊,还是门、窗、墙、柱等,几乎全使用了镌刻的表现手法。

在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中,无论是建筑、书法还是绘画,都高度注重线条表现,线的因素体现着中国民族的审美特征。我国的传统绘画是以“线”为造型基础。线可以表现世间万事万物,是常常象征、代表主观情感的运动形式,因此,少林常住院中以线刻雕塑最多。这些线刻雕塑虽已年代久远,风雨剥蚀,许多已模糊不清,但其艺术价值之高实属罕见,它们吸收了汉魏石刻艺术中以简练的线条来概括形象的传统,同时也融合了一些外来技法,从而刻画出形神兼备、生气勃勃的形象,有的还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。

 

石刻艺术中的线刻画也和传统的绘画一样,是以线为造型基础,并具有丰富的线条变化。所不同的是,绘画是把线画在纸或板壁上,而线刻是将线条落在石材上,然后再进行刻剥

 

▲金大定元年(1209年)达摩祖师只履西归造像碑

少林寺为禅宗祖庭,初祖达摩的故事在少林寺线刻画中是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。表现达摩开创禅宗的内容有《达摩面璧图》、《达摩只履西归图》和《达摩一苇渡江图》等。少林文化中的线刻艺术可以分为阳刻、阴刻和阴阳刻三类。

 

1
阳刻

阳刻即凸出线条和块面,要把画中不用的部分全部剔除。阳刻难度大,费工多,在整个石刻艺术中比较罕见。在整个嵩山少林艺术较高的一刻位于初祖庵的《达摩面壁图》,是根据达摩面壁的故事而作。画面的远处峰峦迭起,天上流云缭绕;画中达摩身披袈裟,盘膝入坐于蒲团之上;近处,达摩身前泉水潺潺,给人一种超尘出世感。

 

《达摩面壁图》造型完整,刀法粗犷,全画具有古拙凝重之特点,其艺术价值更是不可估量,充满了中国佛教禅宗艺术氛围,彰显出佛教智慧和力量。

 

2
阴刻

阴刻即线条凹进块面。与阳刻相比,其难度较小,费工不多,所以历代石刻画像多采用阴刻。少林以阴刻最多,归其类主要有:

 

年代最早的线刻始建于唐大历六年(公元771年)的同光禅师塔石门上的一组。该塔位于少林常住院东墙外,高约8米,方形,门楣所刻舞乐图,画面为半圆形,中部为两舞伎手执飘带翩翩起舞,左右两边有9名乐伎在演奏。乐器的种类有拍板、笙、琴、笛、鼓等,地上还铺有地毯。上方有飘飞的天人、翱翔的仙鹤和凌空的凤凰。舞乐图下边有凤凰图,两边门框有武士狮图和缠枝牡丹图,其造型准确精妙。门坎上的狮豹相斗图,生动地表现出狮、豹那矫健灵活的动态。整个画面构图严谨,线条流畅,其边饰图案或合抱式、或回旋式、或波浪式,如龙飞蛇走,连绵相属,生机盎然。这些线刻以挺拔的铁线勾勒,如屈铁盘丝,刻画出人物的不同性格,具有唐代线刻雄伟的气魄和华丽的风格。

▲明天启四年(1624年)达摩大师一苇渡江像碑

 

少林寺内的线刻画中以菩萨画的数量为最多,有金代镌刻的为苏轼题赞的观音像、弥勒大士图;有元代的月光菩萨图;有明代的紫竹观音图、童子拜观音图、观音大士像等等。

 

少林寺内的诸多雕塑和线刻作品集百家之长为一处,融合历朝历代的风格于一身,极大的提升了禅宗祖庭的艺术气息和审美价值,是无与伦比的佛教艺术瑰宝。